• [多选题]属清热剂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白虎汤

    犀角地黄汤

    白头翁汤

    龙胆泻肝汤


  • [多选题]关于肺结核病发病因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E
  • 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机体免疫力和过敏反应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解析:肺结核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人肺结核主要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呼吸道飞沫传播是结核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故ABE正确。【避错】C选项错误点在于结核菌感染后是否发病受入侵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影响;D选项明显错误。故排除CD。避错方法:熟悉肺结核病的常见发病因素及其特点。

  • [多选题]小儿初次接触结核菌是否发生结核病取决于
  • 正确答案 :ABC
  • 细菌的数量

    细菌的毒力

    机体的免疫力


  • [多选题]辨别疼痛虚实的要点是( )
  • 正确答案 :ABE
  • 疼痛的性质

    发病的缓急

    喜按或拒按


  • [多选题]肺部感染的针对性抗菌治疗,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CDE
  • 肺炎球菌肺炎用青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用敏感的新型青霉素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用丁胺卡那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

    军团菌肺炎用红霉素


  •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高热

    昏迷

    咽喉肿痛

    中暑


  • [多选题]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偏头痛

    耳目疾患

    神志病

    咽喉病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寒者热之


  • [多选题]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 )
  • 正确答案 :ACE
  • 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


  • [多选题]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 正确答案 :ABDE
  • 肺泡通气不足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V/Q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减退


  • [多选题]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有
  • 正确答案 :ABCD
  • 剧烈干咳,胸片无病变,抗感染治疗无效者

    经常出现局限性或一侧性哮鸣音

    反复在肺部同一部位发生炎症者

    肺不张者

  • 解析: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适应症为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断,这是最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故ABCD正确。【避错】E选项错误之处在于大咯血病人行纤支镜检查应慎重考虑,有一定危险性。故排除E。避错方法:熟记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 [多选题]结核患者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需加用激素治疗
  • 正确答案 :ADE
  • 重症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颅内压高、脑脊液蛋白升高时

    急性结核性心包炎早期,心包大量积液

  • 解析:激素可以缓解结核中毒症状,减少渗出,避免粘连,对已经形成的粘连无效。

  • [单选题]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 )
  • 正确答案 :C
  • 前额及眉棱处


  • [多选题]用异烟肼鞘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异烟肼每次剂量25mg(<3岁)或50mg(>3岁)

    同用地塞米松2mg

    每日1次,以后按病情改为每周1~3次

    10~20次为1疗程

  • 解析:本题为识记性题目,鞘内注射抗结核药物问题:自异烟肼广泛应用后,鞘注疗法已较少采用。但对严重的晚期患儿有时可考虑使用。剂量:25mg/次(<3岁)或50mg/次(>3岁);每日一次,之后根据病情更改为每周1-3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可与鞘注激素(如地塞米松)同时或隔天交替应用。故ABCD正确。【避错】本题易漏选,E选项明显错误。避错方法:熟记结核性脑膜炎鞘注治疗的要点。

  •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 正确答案 :B
  • 带脉


  • [单选题]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
  • 正确答案 :A
  • 心脾两虚证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营养(师)(代码:21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