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局部MRI 腹股沟及髂窝淋巴结B超 胸部CT
题目:患者男,47岁。右大腿肿物3年。患者3年前偶尔发现右大腿内侧皮下肿物,直径约1cm,无疼痛等不适,未重视。近半年来,肿物处偶有疼痛感,但肿物无明显长大,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脂肪瘤",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为"滑膜肉瘤"。
解析:1.滑膜肉瘤为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要求显示局部情况和全身情况。滑膜肉瘤可以通过血行和淋巴转移。最好发的转移部位是肺和淋巴结。
2.彻底切除是滑膜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案,外科边界要求达到广泛切除。非计划性手术,边界最多为边缘切除。由于术前没有影像学检查,无法判断肿瘤位置,所以只能依据术后MRI水肿区判断肿瘤位置和范围,制定扩大切除范围。肿瘤手术,术前计划非常重要。
4.广泛切除是滑膜肉瘤的首选治疗。如果手术达不到广泛的外科边界,还应行辅助性放疗。预防性化疗目前有争议,大部分学者主张,高恶性肿瘤,直径大于5cm可以预防性化疗。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为( )
正经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肺脾肾功能障碍
[单选题]口腔癌2002年UICC分期中,关于N的诊断标准是
颈淋巴结转移>6cm
解析:N(“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指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受累情况。淋巴结未受累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对于口腔癌来说,N代表颈淋巴结转移>6cm。
[单选题]胃癌EAP治疗方案中CDDP静脉滴注时间为 ( )
第2、8天
[多选题]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有
细胞萎缩
形成凋亡小体
DNA电泳时表现为DNA ladder图像
细胞器严重损伤
解析:①染色体压缩从而呈致密碱性染色;②核离散;③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密度增大。此时胞质细胞器压缩,但线粒体的形态仍保持正常。随后细胞膜和细胞核分离,形成有一定比例的核糖体、细胞器和核物质的凋亡小体。对于绝大多数类型的细胞来说,凋亡过程的最后阶段都会发生细胞核DNA的降解,降解后产生的DNA片段由180bp的多聚体组成,因此在琼脂糖凝胶上表现为特征性凋亡“梯形”电泳。
[多选题]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肿瘤复发,术后应采取( )
定期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或卡介苗
定期做膀胱镜检查
解析:术后应该定期复查,防止肿瘤手术时的亚转移,同时还应定期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或卡介苗,防止病变部位的再次复发。
[单选题]患者男,60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尿频症状,尿脱落细胞学见:癌细胞。行膀胱镜示:膀胱颈、三角区见褐色团块状结节,表面有溃疡,边缘隆起水肿。该患者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
解析:膀胱颈、三角区见褐色团块状结节,且有尿脱落细胞,所以癌症发生较晚,所以应该实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防止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单选题]肺癌多发又是淋巴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 )
肺门
解析:肺门结构较复杂且附近淋巴结较多,所以是肺癌多发又是淋巴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
[多选题]患者女,72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入院后于1周前行左侧乳腺癌区段切除术+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2 cm×1 cm,高分化,腋淋巴结转移0/15。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辅助治疗有
辅助内分泌治疗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解析:患者免疫组化显示结果为ER(++),PR(-),HER-2(+++),所以应该采用辅助的内分泌治疗,曲妥珠单抗,是抗Her 2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将自己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赫赛汀还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摧毁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