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球形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血管内破坏

题目: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移植手术后排异反应前期,外周血中绝对值增高的白细胞是
  • 淋巴细胞


  • [单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猩红热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 解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变异可达30多倍,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寄生虫感染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低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期。

  • [单选题]哪项不是造血微环境成分
  • 浆细胞

  • 解析:造血微环境包括微循环系统、末梢神经、细胞因子、结缔组织及基质。

  • [单选题]瑞氏染液中起溶剂作用的是
  • 甲醇


  • [单选题]诊断骨髓纤维化必须要做哪一项检查
  • 骨髓病理学检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超声医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临床执业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MRI技师 核医学技师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