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题目: 患儿男性,4岁8个月,因发热,鼻塞,咽峡肿痛入院,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比例≥10%。

解析:变异淋巴细胞在病毒,原虫感染或药物反应等原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强,多见于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高症,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病毒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液分析仪未成熟粒细胞信息通道(IMI),其检测原理是幼稚细胞与试剂中的什么成分结合
  • 硫化氨基酸


  • [多选题]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特性包括( )
  • 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

    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

  • 解析: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是临床评估病情和预后的灵敏指标。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应具备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且应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能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能估计梗死范围,判断预后,评估溶栓效果。不典型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依赖心电图和病史的基础上,配合生化标志物可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 [单选题]溶菌酶的作用部位是
  •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 解析:溶菌酶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护理(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医学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