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肾小管酸中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ABCDE
生长发育落后
顽固性佝偻病、肾钙化
烦渴、多饮多尿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解析: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acidosis,RTA)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对HC03-重吸收障碍和(或)远端肾小管排泌氢离子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儿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生长发育迟缓。其主要表现为:①慢性高氯性酸中毒;②电解质紊乱,主要为高氯血症和低钾血症;③肾性骨病,常表现为软骨病或佝偻病;④尿路症状等。因此选项ABCDE正确。
[多选题]下列符合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的是 ( )
正确答案 :BC
大便常规有多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绿色水样,粘液样或脓血便
解析: 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有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新生儿和<1岁婴儿尤易感染,新生儿多为败血症型,常引起暴发流行。可排深绿色粘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便。因此选项BC正确。
[多选题]诊断疾病的步骤包括
正确答案 :ABCDE
搜集临床资料
确立诊断
提出初步诊断
修正诊断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多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是
正确答案 :ABDE
通过病毒血症累及全身淋巴系统
直接感染B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增殖
产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EB病毒侵入口腔后,在咽部细胞中繁殖,导致细胞破坏,引起扁桃体炎和咽炎症状,局部淋巴结受累肿大。病毒还可在腮腺和其他唾液腺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可长期或间歇性向唾液中排放,然后进入血液,通过病毒血症或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行播散,继而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并不是直接侵入T淋巴细胞)。此外,本病的发病机制除主要是由于B、T淋巴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外,还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因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