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E

C1~C9   B因子、D因子 P因子

题目: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

解析: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有C1(C1q,C1r,C1s)-C9、B因子、D因子、P因子、C1INH,C4bp,I因子,H因子,S因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做肺炎链球菌药敏采用的培养基为
  • 加入5%脱纤维羊血的M-H琼脂


  •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血小板形态正常

  • 解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血小板形态、功能异常。相关一期止血检验项目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出血时间延长。

  • [多选题]关于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的变化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 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或功能亢进

    血液凝固调节蛋白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

    纤溶成分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

  • 解析:血栓前状态也称为血栓前期,是指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反映: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受刺激;②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或功能亢进;③凝血因子含量增高或被活化;④抗凝蛋白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⑤纤溶成分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⑥血液粘度增高或血流减慢等这一系列的病理状态。血栓前状态仅仅是一种血栓与止血的病理状态,可以长时期存在,故临床上常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单选题]临床应用较多的异位激素是( )
  • HCG


  • [多选题]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尿液浓缩,T-H蛋白浓度增高

    尿流缓慢

    有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肾小管内环境酸化

  • 解析:根据管型形成的机制和条件,尿液在肾小管内酸化,可促进蛋白凝固、沉淀,致使尿液流速减慢,促使肾小管远端形成管型。

  • [单选题]HLA-Ⅰ类抗原血清学分型目前使用的是Terasaki改良的微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该方法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可,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技术。
  • 微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 解析:HLA-Ⅰ类抗原血清学分型目前使用的是Terasaki改良的微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该方法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可,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技术。

  • [单选题]免疫荧光技术在以下临床应用中不能用于
  • 小分子无机物的检测

  • 解析:除E外,其他选项均可采用荧光免疫检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疼痛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