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对紫外线、干燥敏感,在污水或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题目: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食品大肠菌群的检测步骤为
  • 检样稀释、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和报告

  • 解析:大肠菌群指一群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大肠菌群的检验步骤为检样稀释、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和报告。

  • [单选题]有关"病原菌检测的标本采集"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采集的标本应在低温下保存

  • 解析:标本不能及时送检时一般应置于4℃保存,但少数不耐寒冷的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要保暖,否则将不能分离出该菌。

  • [单选题]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与哪一项无关:
  • 细菌耐药性

  • 解析:感染的发生与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在致病微生物方面,与细菌的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及部位有关。如伤寒杆菌要通过消化道入侵,数量达104个以上才能造成感染,破伤风梭菌的芽胞需在厌氧微环境中才能发芽和繁殖。在宿主方面,与机体的防御机能有关,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力的有无和高低。病原微生物是否产生耐药性与治疗效果有关,并不决定传染过程。

  • [多选题]有关"鼠疫"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是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人类鼠疫发生流行时一般先在鼠类间发病和流行

    通过鼠蚤、人蚤叮咬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临床常见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

  • 解析: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人类鼠疫是被带菌鼠蚤叮咬而引起的,发生流行前一般先有鼠类间发病和流行。当大批病鼠死亡后,失去宿主的鼠蚤转向人群,就可引起人类鼠疫。人患鼠疫后,又可通过蚤或呼吸道在人群间流行。鼠疫感染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再次感染罕见。灭鼠、灭蚤是消灭鼠疫疫源,切断鼠疫传播环节的根本措施。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鼠疫减毒活疫苗获得保护。治疗必须早期注射足量抗生素,流行季节亦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此外,应加强国境、海关检疫。

  • [单选题]疏水性半固体状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的处理过程是
  • 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灭菌生理盐水

  • 解析:供检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取样品lOg,加lOml灭菌液体石蜡,研磨混匀,再加入lOml灭菌吐温-80,研磨溶解后,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在40~44℃水浴中混合,制成1:10检液。

  •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公卫执业医师 主管护师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