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中性粒细胞
题目: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初期脑脊液中增高的细胞主要是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Hb趋多,而RNA渐少
解析:中幼红细胞阶段开始形成Hb,其胞质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Hb趋多,而RNA渐少。
[单选题]骨髓涂片中幼稚细胞占3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POX(-),SB(-),AS-D-NCE(-),ACP(+)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多毛细胞白血病
解析:ACP(+)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是多毛细胞白血病特征性的染色,故答案为E。
[单选题]通常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37℃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一般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分子运动越快,碰撞机会越多,两者结合反应速度越快。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在肝性脑病时极少见的是
血糖升高
解析:肝性脑病(HE)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临床上常称为肝昏迷。肝昏迷时,血糖降低,氨的毒性增加。
[单选题]冷球蛋白定性分析中两支血细胞容积管的温度分别是
4℃和37℃
解析:冷球蛋白是血清中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在4℃时不溶解并自发沉淀,37℃时便溶解,所以冷球蛋白定性分析中两支血细胞容积管的温度应为4℃和37℃。若4℃管内形成沉淀,而37℃管内无沉淀即可判断为冷球蛋白阳性。
[多选题]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可预示耐药的抗生素有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解析: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意味着细菌已经产生对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即包括了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单选题]关于细菌遗传物质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存在于核糖体中
解析: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具有信息量大,可以微缩,双螺旋结构,存在于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中。
[单选题]Coombs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伤寒副伤寒
解析: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属于试管凝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