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O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第二相为共同抗原
题目:男性,41岁,因发热、不适就诊,肥达反应结果为O抗体效价增高,而H抗体效价未增高,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初步诊断为肠热症。
解析: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与培养。肠热症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2.沙门菌H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用a、b、c……表示;第二相为共同抗原,用1、2、3……表示。
3.导致肠热症的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只有侵袭力、内毒素,没有肠毒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为
1.077±0.001
解析: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为1.077±0.001。
[单选题]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的90%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μ)的范围应该是( )
-1.645~+1.645
[单选题]关于液流系统的鞘液,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鞘液是用来与样本作对比的
解析:鞘液是辅助样本作正常检测的基质液,其主要作用是包裹在样本流周围,使样本保持处于喷嘴中心位置,保证检测精确,同时又防止样本流细胞靠近喷孔而形成堵寨。
[单选题]尿沉渣中白细胞数每高倍视野超过多少个为异常( )
5
[单选题]下列哪组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诊断
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块退缩不良,出血时间延长
解析:诊断要点①急性型:起病急骤,出血症状严重,多见于儿童。慢性型起病缓慢,亦有明显出血倾向;②血液检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凝血时间正常;③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④血小板表面IgG、IgM或补体增高。
[单选题]关于DI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学的缺点
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
解析:脱落细胞学的缺点:①有一定的误诊率,仍有10%~40%假阴性。②细胞学诊断往往不能确定肿瘤的具体部位,需结合其他方法。③有时不易对癌细胞做出明确组织分型。
[单选题]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是
条件致病性真菌
解析:深部感染真菌主要有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卡氏肺孢菌等,它们为条件致病菌。
[单选题]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呈正比
解析:RIA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的待测抗原竞争性结合有限量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故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浓度呈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