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折杖法 刺配刑 凌迟刑

题目: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解析: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宋太祖时期规定了“刺配刑”,即“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凌迟刑首用于五代时期,但属于法外刑,至宋代确立为法定刑,被广泛使用。选项D不正确,流刑的雏形在商朝已开始出现;至《开皇律》确定为封建五刑之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我国,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 )。
  • 半数以上通过


  • [多选题]甲将乙的玉石雕刻成龙凤图案的行为属于所有权取得方式中的( )。
  • 添附

    加工

  • 解析:解析:甲的行为属于使用他人的财产,将其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财产,因此属于添附中的加工,这是一种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因此,BD是错误的,AC是正确答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