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感光特性

题目: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学数字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PACS

  • 解析:医学数字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PACS。

  • [单选题]提高TOF-MRA流动-静止对比的方法不是
  • 减慢流动速度


  • [多选题]眼眶平片示眼眶普遍性增大,常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 泪腺肿瘤

    眶内炎性假瘤

    眶内血管瘤

    视神经胶质瘤

  • 解析:泪腺肿瘤、眶内炎性假瘤、眶内血管瘤和视神经胶质瘤均可引起眼眶普遍性增大。

  • [多选题]耳部、颞骨CT检查用轴位扫描可较好显示的是
  • 外耳道前、后壁

    鼓室的前、后壁

    锤砧关节

  • 解析:鼓膜嵴、上鼓室、内耳道横嵴、鼓室底等解剖部位是在颞骨冠状位显示较好。

  • [单选题]鉴别腮腺深叶及咽旁肿瘤,最好的检查方法 ( )
  • CT腮腺造影


  • [单选题]关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影像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 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

  • 解析: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单侧或双侧鼻窦均可受累,窦腔密度均匀增高,坐位水平投照可见窦腔内有液气平,借助腔内气体可显示黏膜增厚;慢性期可有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邻近骨壁增厚硬化。

  • [多选题]右冠状动脉摄影体位通常为
  • 左前斜位45°

    右前斜位30°加足位15°~20°

  • 解析:右冠状动脉摄影体位通常为左前斜位45°,能对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至后降支的血管节段作清晰显示;右前斜位30°加足位15°~20°亦是较好显示右冠状动脉主干的体位。左前斜位45°,右前斜位30°加足位15°~20°和左前斜(LAO)45°加头位(CRA)25°~30°为左冠状动脉造影体位。

  • [单选题]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
  • 身痛逐瘀汤


  • [多选题]韦格肉芽肿病CT影像特征为病灶呈
  • 多变性

    多样性

    单发或多发

    肺梗死

    空洞形成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学(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LA医师 LA物理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