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采血后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试管中

题目:静脉采血过程中易造成溶血的原因在于

解析:采血器皿不干燥,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抽血速度过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时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过分震荡,离心速度过快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小球病变时,不易见到的是
  • 白细胞管型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

  • 解析: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可找到R-S细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可检出骨髓瘤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可检出多核巨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可检出多核巨细胞,但不是均可。只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

  • [单选题]血友病缺乏下列哪两种因子
  • Ⅸ、Ⅷ

  • 解析: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 [单选题]尿蛋白试带法只适用于
  • 白蛋白检测

  • 解析:尿蛋白试带对清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l/100~1/50,可漏检本-周蛋白。

  • [单选题]血清学分型主要用于鉴定
  • 种内血清型

  • 解析:分型是一个细菌种内不同的血清型。

  • [单选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 密度梯度离心

  • 解析: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不同,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

  • [单选题]肥达反应中使用的抗原组合为
  • 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 解析:伤寒沙门菌有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三者的抗体均为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H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肥达反应。

  • [单选题]血浆凝固酶可以
  • 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

  • 解析:凝固酶阳性菌株进入机体后,使周围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等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中西医结合执业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