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坚持民主立法原则
题目: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
解析:我国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与借鉴外国有益经验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并合理预见其发展的原则。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论断属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的是( )。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解析:"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的重要论断,所以A选项错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邓小平于1979年11月提出的重要论断,所以B选项错误。"搞建设至少不比搞革命容易"是1957年提出来的论断,所以D选项错误。面对90年代初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出发,在"南方谈话"时提出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单选题]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目标是人体的( )。
淋巴细胞
解析: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单选题]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仅仅调整财政政策是不够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由于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所以即使政府决策正确,仍有可能产生公共风险
解析:政府政策不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生活都是产生公共风险的诱因。A、B项说法片面,不能由题干推出,应予排除;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是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C项不能推出。故答案为D。
[单选题]患儿于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查体之后医生告知家长需要抽血化验,患儿家长听闻在数月前该院曾经发生过一起抽血过程中患儿不明原因死亡的事件,因此不愿让患儿抽血,此时医生最为恰当的做法是( )。
向患儿家长讲明抽血化验的意义,并解释数月前患儿死亡的原因与抽血无关
解析:患儿家长因为对医院救治效果有疑问而不愿配合,是情有可原的,面对这种情况,不只是需要应对这一个家长,医生和医院必须明确之前发生的医疗事故的原因和医院的责任,保证不会因为医院的失误再产生事故,真正对患者负责。跟家长的沟通之后,首先要尽快检查清楚患儿的病情,由于家长和医院此时的目标是统一的,都要让患儿康复,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但其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卖给消费者的第一种转基因食物是( )。
番茄
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于1983年问世,延熟保鲜番茄于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故本题选C。
[单选题]人们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可能是( )。
碳酸氢钠
解析: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