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拆开切口缝线,清除血肿

题目:女,35岁。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10小时,病人突感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颈部肿胀,切口敷料可见血液渗出。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解析:据症状患者发生了术后呼吸困难,其切口敷料可见血液渗出,可初步判断是由血肿导致。血肿压迫所致的呼吸困难,多数是甲状腺创面或周围软组织渗血引起,如呼吸困难严重,则不允许搬动应在床边拆开切口及颈前肌,清除血肿,严密止血,其他处理方法不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血中的下列胆红素中,如其增加会导致在尿中出现胆红素的是
  • 结合胆红素

  • 解析:胆红素指血红蛋白及其他血红素蛋白中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或其他网织内皮细胞及肝细胞中的代谢产物。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用凡登伯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故将这种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属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尿中出现胆红素(即直接胆红素),称胆红素尿,乃肝实质损害的特征。见于各型肝炎、中毒性疾病、机械性黄疸(胆管结石、寄生虫性胆管阻塞等),尿中亦可出现胆红素。故选B。

  • [单选题]医师张某处方权被医务处限制,依据是其最近开具的超常处方数已超过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最低次数且无正当理由。该次数是
  • 3次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开具处方要求的识记程度。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处方开具、调剂和保管的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 [单选题]男,45岁。突发右胸痛、呼吸困难2天。CTPA示右下肺动脉分支中可见充盈缺损。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 解析:CTPA示右下肺动脉分支中可见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应紧急抗凝治疗,选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 [单选题]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
  • 40岁以上

  • 解析: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故A、B:D、E可排除。

  • [单选题]艾滋病患者赵某因拒绝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受到批评教育,为了保护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健康权益,赵某应当履行相关义务,但不包括
  • 公开本人及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艾滋病患者隐私权保护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相关义务的理解。为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心理损害,《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为了保护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健康权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②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③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④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 [单选题]关于头皮血肿的处理,错误的处理有
  • 常采用穿刺抽吸消除血肿

  • 解析: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4~6周才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的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采用穿刺抽吸。处理头皮血肿时,要着重于考虑到颅骨损伤甚至脑损伤的可能。故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主管药师(代码:366)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