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题目: 患者男,26岁,农民工,因“发热、头痛1 d”来诊。查体:T 39.1 ℃;意识清楚,精神不佳,颈强直明显;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凯尔尼格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心脏功能损害

    皮肤损害


  • [多选题]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有
  • 放射性疼痛

    肌肉萎缩

    常见于青壮年

    呈持续钝痛或烧灼样痛


  • [单选题]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 舌苔的颜色


  • [多选题]能区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有
  •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Optochin试验


  • [多选题]下列脉象主病与痰饮有关是( )
  • 滑脉

    结脉

    弦脉

    促脉


  • [多选题]体象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
  • 偏侧肢体忽视

    痛觉缺失

    幻肢症

    自体部位失认

  • 解析:神经科所说的体像障碍是指: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障碍。表现有自体部位失认、偏侧肢体忽视、痛觉缺失和幻肢症,故选ABCD.

  • [单选题]小建中汤的主治是( )
  • 虚劳里急


  • [多选题]下列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不妥的有
  • 补充大量蛋白质饮食

    大剂量利尿药

    碱性液灌肠

    快速放腹腔积液

  • 解析:一般治疗 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亦是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 调整饮食结构肝硬化患者常有负氮平衡,因此应补充足够蛋白质。但高蛋白饮食可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对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保证热能供给。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Ⅰ-Ⅱ期患者日应限制蛋白质在2Og/天之内,如病情好转,每3~5天可增加10g蛋白质,以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待患者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蛋白质,以维基本的氮平衡。由于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应首选植物蛋白。乳制品营养丰富,如病情稳定可适量摄入。 慎用镇静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可激活GABA/BZ复合受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使用这些药物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如患者出现躁狂时,应禁用这些药物,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硬化患者由于进食量少,利尿过度,大量排放腹等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因此利尿药的剂量不宜过大,大量排放腹水时应静脉输人足量的白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和防止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患者应经常检测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如有低血钾或碱中毒应及时纠正。 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采取各项紧急措施进行止血,并输入血制品以补充血容量。清除肠道积血可采取以下措施:口服或鼻饲乳果糖、乳梨醇溶液或25%硫酸镁,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液(如醋酸)进行灌肠,将乳果糖稀释至33.3%进行灌肠。 其他如患者有缺氧应予吸氧,低血糖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如有感染应及时控制。 药物治疗 由于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 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乳果糖(lactulose,β-半乳糖果糖)是一种合成的双糖,口服后在小肠不会被分解,到达结肠后可被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等细菌分解为乳酸、乙酸而降低肠道的pH值。肠道酸化后对产尿素酶的细菌生长不利,但有利于不产尿素酶的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道细菌所产的氨减少;此外,酸性的肠道环境可减少氨的吸收,并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排出。故选ABDE

  •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 金匮肾气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中药学(中级) 初级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