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BSK培养基
题目: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的常用培养基是
解析:伯氏疏螺旋体营养要求较高,常用BSK培养基( barbour stoenner-kelly medium),其中含有长链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牛血清白蛋白以及热灭活兔血清等丰富的营养物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哪种菌的感染有关
空肠弯曲菌
解析:空肠弯曲菌是引起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除肠炎外,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e Syndrome,CBS)是空肠弯曲菌感染后的主要继发病症之一。
[单选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匀相法
解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是匀相法。
[单选题]霍乱恢复期患者粪标本应先接种于
碱性蛋白胨水
[单选题]下列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描述不正确的是
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解析:乙脑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单选题]在悬滴标本中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
霍乱弧菌
解析:霍乱弧菌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取患者米泔水样粪便或培养物做悬滴观察,可见细菌呈穿梭样或流行样运动。
[单选题]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正确的是
伤寒由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白细胞暂时性减低
解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包括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A项中严寒时白细胞计数增高,细胞应从边缘池转入循环池,因此此项说法错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持续增高是由于贮备池的粒细胞释放入循环池造成的,因此B项说法错误。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而不是慢性理化损伤引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但外周血表现出白细胞增高,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核型
解析:着丝粒的位置和相对长度是染色体的最主要的特征,由此就有了识别染色体的3个重要的指标:①染色体相对长度:即每一条染色体的长度占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总长度的百分率。②臂率:测到的长臂(q)与短臂(p)之比,即q/p。③着丝粒指数:指每条染色体短臂的长度占该染色体总长的百分率。随体的有无也是识别染色体的一个指标。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引起过氧化物酶(POX)活性降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