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题目: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出现这种化学法分析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可能的解释
解析:红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同的胶体金颗粒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其中5nm以下颗粒适用于
标记抗原或组织化学法检测
解析:5nm以下的胶体金颗粒较小,可以用于标记抗原或用于组织化学检测。
[多选题]下列代谢物与其酶法测定所用试剂的组合,错误的是 ( )
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甘油三酯-脂蛋白酶-甘油激酶
胆固醇-胆固醇还原酶-过氧化物酶
[单选题]患者男性,年龄63岁,有乏力,虚弱,体重减轻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紫癜及黏膜出血,实验室检查时发现血清呈胶胨状难以分离,电泳时血清无法泳动,以下哪项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免疫球蛋白IgM
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黏稠度高的特点,可初步判断患者为巨球蛋白血症,通常可检出高水平的IgM。
[单选题]怀疑免疫缺陷病人的体液免疫功能检查,主要检测的Ig是
IgA,IgG,IgM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理化检测技术 ( )
PEG比浊法
凝胶过滤法
[单选题]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
带电现象
解析:细菌的带电现象与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切。
[单选题]脑脊液抽出后1~2h有明显的凝块或沉淀出现,则首先考虑为
化脓性脑膜炎
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单选题]A型血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是
A抗原
解析:A型A抗原,B型B抗原,O型无抗原,AB型有AB抗原,故答案为A。
[单选题]1251标记物的免疫活性要求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