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脱敏注射

题目:当患者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解析:对抗毒素过敏当然就要进行脱敏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
  • Ⅰ型变态反应


  • [单选题]葡萄糖日间精密度试验:每天分析两种质量控制混合血清共20天,得出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低浓度平均值为2.89,标准差为0.066,高浓度的平均值为10.15,标准差为0.171。与可接受的标准差0.082和0.275相比较观察的精密度分别是
  • 可接受的

  • 解析:该低浓度和高浓度质控物20天测定误差小于CLIA88公布的临床化学分析推荐的葡萄糖测定允许误差限,固可接受。

  • [单选题]阐述测量不确定度的两个关键词是
  • 合理、分散性

  • 解析: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其中合理是指在统计控制状态下的测量;分散性是指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即为一个量值区间,可以是某一个概率包含可能得到的测量结果。

  • [单选题]关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说法错误的是
  • 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

  • 解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最常用的电泳技术,而不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其余选项均正确。

  • [单选题]下列方法不适用于衣原体的分离的是
  • 培养基分离

  • 解析: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单选题]关于抗原抗体第一阶段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适当温度、pH、电解质和补体影响下,出现沉淀、凝集、细胞溶解、补体结合介导的肉眼可见的反应,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在血清学反应中,以上两阶段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往往受反应条件(如温度、pH、电解质、抗原抗体比例等)的影响。

  • [单选题]参考物质生物学和理化性质与实际样品的接近程度,称为
  • 互通性

  • 解析:量值溯源是使常规检验与参考系统相联系的过程,即应用参考系统建立或验证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量值溯源的前提是常规测量程序具有足够的分析特异性,即所测量的量与参考测量程序所测量的量的一致性;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互通性,即参考物质生物学和理化性质与实际样品的接近程度。基质效应主要是非特异性和干扰易感性问题,是使参考物质缺乏互通性的原因之一。

  • [单选题]关于外一斐试验,错误的是
  • 检测的是立克次体抗原

  • 解析:外-斐试验检测的是立克次体抗体,而非抗原。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内分泌(正高) 整形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DSA技师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