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茯苓

  •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北方之域多
  • 正确答案 :D
  • 脏寒生满病


  •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别络


  • [单选题]按腧穴诊病,膻中诊断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单选题]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病人作解释时,以下哪一点是不当的
  • 正确答案 :D
  • 医生权力有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寒药热服

  • 解析: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单选题]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大便溏泻,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 正确答案 :C
  • 燥湿化浊


  • [单选题]"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B
  • 互根互用

  •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运用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高度概括。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作用
  • 正确答案 :B
  • 通腑泻热

  • 解析: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 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艾灸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 [单选题]健脾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 解析: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所致。治当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方中人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和胃,助人参益气,共为君药。山药益气止泻,助人参、白术,补益脾胃;茯苓健脾渗湿止泻,助白术健脾祛湿;山楂偏于消肉食;神曲偏于消酒腐;麦芽偏于消面食,共为臣药。肉豆蔻健脾和胃止泻;砂仁理气醒脾;木香行气导滞;陈皮和胃化湿;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共为佐药。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之效。 健脾丸与参苓白术散均含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砂仁、甘草等药,皆具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可治疗脾虚夹湿之证。 健脾丸因配入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药,兼具消食化滞、清热燥湿之功,宜于脾虚食积内停,生湿蕴热之证; 参苓白术散因配入莲子、扁豆、薏苡仁、桔梗等药,功擅渗湿止泻,兼可保肺,宜于脾虚生

  •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 正确答案 :C
  • 肾咳之中


  • [单选题]用治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射干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润,脉弱。治疗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
  • 正确答案 :A
  • 脾俞、气海


  • [单选题]治疗昏迷、晕厥、休克的急危重证,首选
  • 正确答案 :C
  • 水沟

  • 解析:水沟 定位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痛经2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应以哪组经脉腧穴为主( )
  • 正确答案 :D
  • 任脉、足太阴经

  • 解析:本证治疗应通调冲任,疏调脾经经气,行瘀止痛,故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有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B
  • 益胃汤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正畸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药师(代码:202)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中药学(师) 放射医学(士)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