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题目:患儿男,9岁。水肿、血尿10天,进行性少尿8天,10天前晨起发现双眼睑水肿,尿色发红。8天前尿色变浅,但尿量进行性减少,查体:体温36.9℃,呼吸24次/分,血压14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重病容,精神差,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化验尿蛋白(++)、镜检白细胞(+)/HP、红细胞(++)/HP,补体C30.48g/L,AS0:800U/L。
解析: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①血尿伴肾绞痛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②血尿伴尿流中断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③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④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时伴有腰痛,高热畏寒常为肾盂肾炎;⑤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⑥血尿伴肾肿块,单侧可见于肿瘤,肾结核,肾积水和肾囊肿;双侧肿大见于先天性多囊肾,触及移动性肾脏见于肾下垂或游走肾;⑦血尿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⑧血尿合并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其中具有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性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等级是
Ⅲ级
[单选题]有关血清淀粉酶辅助诊断胰腺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淀粉酶在血清中升高持续时间长,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后期的诊断
[单选题]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
Ⅳ型超敏反应
解析:Ⅳ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n)和致敏Tc细胞,当致敏Tc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IL-2、IL-3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
[单选题]免疫组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
免疫染色
[单选题]关于肠杆菌科细菌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肠杆菌科细菌均可氧化分解葡萄糖
[单选题]可产生PML/RARa 融合基因的易位核型是
t(15;17)
[多选题]引起细胞外铁明显增加而铁粒幼红细胞可减少的为
感染
肝硬化
白血病
慢性肾炎
[单选题]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 )
中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