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叶桂
题目: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解析:为清代叶天士所创。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风寒犯肺证与寒痰阻肺证主要鉴别点是( )
脉浮紧
解析:风寒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咳嗽,咯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单选题]患者纳少,腹胀,脘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其临床意义是( )
脾阳虚证
解析: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每因进食生冷或油腻而加重,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或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单选题]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疼痛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
[单选题]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
解表达邪
解析:感冒的治疗原则是解表达邪。感冒由外邪客于肌表引起,应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采用辛散解表的法则,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感冒亦愈。
[单选题]治疗亡阳证,汗出清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应选用的药物是( )
附子、干姜
解析: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与附子共同治疗亡阳证,汗出清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
[单选题]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
妨碍肝脏合成Ⅱ、Ⅶ、Ⅸ、Ⅹ凝血因子
解析: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在肝脏的合成。香豆素类药物与维他命K的结构相似。香豆素类药物在肝脏与维他命K环氧化物还原酶结合,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维生素K的循环被抑制。可以说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或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参见酶)。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被抑制,而其前体是没有凝血活性的,因此凝血过程受到抑制。但它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单选题]下列具有回阳救逆功用的方剂的是
四逆汤
解析:四逆汤有回阳救逆的功效,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单选题]胸部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常见于( )
大叶性肺炎
解析: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音震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
[单选题]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表现是
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性抽搐
解析: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以往称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①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喉部痉挛,发出叫声,强直期约持续10~20秒后,肢端出现细微的震颤。②阵挛期震颤幅度增大并延及全身成为间歇性痉挛,最后一次强烈阵挛后,抽搐突然终止,肌肉松弛。③惊厥后期呼吸首先恢复,心率、血压、瞳孔等恢复正常,意识恢复。清醒后常感到头昏、头痛、全身乏力,对抽搐全无记忆。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