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输血传播

题目:患儿,男,7岁。患血友病4年,近4个月反复发热,口腔溃疡,不思饮食,明显消瘦。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免疫学检查:抗HCV阳性,抗HIV阳性。父母的抗HCV、抗HIV均为阴性。

解析:由于该患儿是血友病患者,要长期注射血制品来维持生命,所以其很可能是通过反复多次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顺式作用元件是指( )
  • 基因的5′,3′侧翼序列以外的序列


  • [单选题]下列关于尿比重干化学法的检测哪项是错误的( )。
  • 多次随机尿标本中,尿比重在1.025以上,提示肾浓缩功能异常

  • 解析:评价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时,应进行连续多次测定才有可靠价值。

  • [单选题]下列检测方法中需要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单选题]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中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 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


  • [单选题]血液常规分析所用的抗凝剂( )。
  • EDTA-K2

  • 解析: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有:①枸橼酸盐,可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②草酸盐,可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检查;③双草抗凝剂,100ml抗凝剂中含有草酸钾0.8g,草酸铵1.2g,适用于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④肝素,加强抗凝血活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但不适于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全血细胞计数;⑤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适于全血细胞计数,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 [单选题]小圆上皮细胞来自于
  •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中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医院药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