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气分热盛

题目:洪脉的临床意义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传染病的诊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变态反应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等。

  • [单选题]丹痧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 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 [单选题]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错误的是( )
  • 测得血压≥90/60mmHg


  • [单选题]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的临床表现是( )
  • 食积胃肠

  • 解析:食积胃肠临床表现,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则脘部胀闷,甚则疼痛。若食只气滞,湿邪内生,湿食下移,肠腑气窒,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大便溏泄,泻下物本腐臭秽。食滞内停,胃中浊所上腾,则舌苔厚腻。

  • [单选题]淤胆型肝炎黄疸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

  • 解析: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阻滞。主要表现为较长时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不洁饮食后出现眼黄、尿黄、乏力、纳差,如考虑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则其不洁饮食应该在下列哪个时间段内才有流行病学意义
  • 30天

  • 解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发展到生命伦理学阶段,其理论基础的核心是
  • 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论

  • 解析:生命神圣观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但该观点缺乏人类成熟的理性基础,缺乏对生命的辩证分析。而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观是一种强调人的生命状态及其价值的生命观,是现代生命伦理学的核心观点。故选D。

  • [单选题]齿龈流血,红肿疼痛为( )
  • 胃火上攻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代表方选用
  • 地黄饮子加减

  • 解析:患者以头摇肢颤,筋脉拘挛为主症,病属中医颤证范畴,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其证属阳气虚衰证,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代表方:地黄饮子加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