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石膏
题目:内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火煅外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药物是(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湿啰音的听诊特点是( )
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性质不易改变,部位较恒定
解析:湿啰音的听诊特点是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性质不易改变,部位较恒定。
[单选题]治疗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证,应遵循的治法是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解析: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单选题]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青色,脉见弦象,则病位在( )
肝
解析:肝五行属木,主色青,脉为弦脉。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哮喘诊断要点的是
肺部听诊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吸气时明显,吸气相延长
解析: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严重者不能平卧。哮指声响,喘指气息,临床上哮常兼喘。本病包括了西医学所称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本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及气温多变季节发作为主,年龄以1—6岁多见。95%的发病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起病愈早遗传倾向愈明显。
[单选题]下列各项,对于鉴别肺痨与虚劳最有意义的是( )
有无传染性
解析:《内经》、《金匮要略》均将肺痨(痨瘵)归属于“虚劳”、“虚损”的范围,提示本病的发展每可导致患者身体日益消瘦,体虚不复,形成劳损。及至唐宋,因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区分开来,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既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又有不同之处。对比言之,肺痨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故有无传染性是鉴别肺痨与虚劳的关键点。
[单选题]桑螵蛸、海螵蛸共同的功效是
固精止遗
[单选题]治疗淋证之热淋,应首选的方剂是( )
八正散
解析:淋证之热淋的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证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减。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功能,适用于湿热熏蒸下焦之热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