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遗传因素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

解析:遗传因素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其余几项均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哪一种分化抗原又称作绵羊红细胞受体
  • CD2

  • 解析:CD2表达于全部人T细胞和NK细胞表面,因其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

  • [单选题]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 纤溶系统被抑制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使BPC减少和功能异常,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了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 湿度

  •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 [单选题]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 ELISA

  • 解析:ELISA法具有特异、简便、易于推广和标准化等优点,可同时检测大量标本且试验废弃物便于处理,成为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

  • [单选题]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不包括
  • 凝血因子Ⅶ

  • 解析:因子Ⅰ、Ⅴ、Ⅷ、ⅩⅢ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 [单选题]下列被称之为"拟线粒体"的结构是
  • 中介体

  • 解析: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物。中介体的形成,有效地扩大了细胞膜面积,相应地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

  • [单选题]渗出液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感染性疾病是
  • 化脓性积液

  • 解析:化脓性积液时由于细菌对葡萄糖的酵解,使葡萄糖明显减低。

  • [单选题]肝脏的主要功能应除外
  • 糖类的吸收功能

  • 解析: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糖的代谢而不是参与糖的吸收功能。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老年医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