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变形杆菌抗原

题目:在外斐反应中采用的抗原为

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具有共同的多糖类属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关抗体的检查。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
  • 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

  • 解析: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

  • [多选题]血小板活化时释放反应中具有促凝功能的因素有
  • 接触产物生成活性

    PF3

    释放凝血因子

    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


  • [单选题]血液保存液CPD-A中的"A"代表的是
  • 添加了腺嘌呤

  • 解析:血液保存液中有腺嘌呤,它的作用是促进红细胞ATP合成,它的缩写是A,故答案为C。

  • [多选题]肝纤维化的标志物主要包括
  •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