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肾活检

题目:女,17岁。鼻塞、流涕、咽痛、发热1天后出现肉眼血尿,伴随面部水肿。BP140/100mmHg,尿蛋白(+++),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是

解析: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要靠活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鞘膜积液的治疗,下列选项最不理想的是
  • 穿刺抽液治疗

  • 解析:初生婴儿在睾丸鞘膜积液常在两岁前自行消失,故不急于进行治疗;鞘膜切除翻转缝合术是睾丸鞘膜积液的有效手术方法;精索鞘膜积液可将积液的包囊完整剥除,如剥除困难,亦可剪开囊壁,做翻转缝合术;交通性鞘膜积液应切断通道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状突;成年人穿刺抽液治疗均在短期又长大如初,因此不理想,故选B。

  • [单选题]最常见脑膜刺激征阳性的疾病是
  • 蛛网膜下隙出血

  • 解析: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

  • [单选题]符合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的是
  • 反复上腹部胀痛,餐后加重伴嗳气,饮食不节时加重

  • 解析:慢性胃炎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等,多具有进食相关的腹胀,饮食不规律时上述症状加重。胃溃疡多表现为周期性餐后上腹部疼痛,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故出现餐后上腹部疼痛,进食后1到2小时逐渐缓解。

  • [单选题](2002、2005)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由于
  •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 解析:有效不应期:从心肌细胞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3期膜内电位约-55毫伏的期间内,不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膜再次去极化或局部去极化,这个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复极化从-55毫伏到达-60毫伏的这段时间内,心肌细胞兴奋性开始恢复,对特别强大的刺激可产生局部去极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产生扩布性兴奋,这段时间称为局部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即由0期开始到复极化3期-60毫伏为止的这段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 [单选题]一名前臂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5小时后,感觉剧痛,手指麻木,肿胀,活动不灵,其主要原因是
  • 动脉受压和静脉受压

  • 解析:血管损伤程度可为受压、挫伤、撕裂或完全断裂。动脉损伤后伤肢剧痛,脉搏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苍白、麻木、发凉。静脉损伤则伤肢明显肿胀、淤血、发绀。故应选C。

  • [单选题]治疗吸入性肺脓肿首选
  • 青霉素

  • 解析:吸入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感染,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仅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青霉素的用量。故选C。

  • [单选题]对食物中毒的正确描述是
  • 摄入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 解析: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一般按病原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食物中毒发病的特点:①季节性;②暴发性;③相似性;④非传染性。

  • [单选题]胃溃疡患者腹痛的规律是
  • 进食—疼痛—缓解


  •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DSA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