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全血、红细胞等保存1周以上就可输注

题目:下列哪项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HTLV-Ⅰ/Ⅱ经血液传播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因HTLV-Ⅰ/Ⅱ只感染淋巴细胞,不存在于血浆中,故使用去细胞的血浆制品不会传播HTLV;血液制品如全血、红细胞等,保存14天以上则HTLV不再有传播能力。鉴于HTLV-Ⅰ/Ⅱ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感染率很低,建议可在HTLV流行区如福建莆田等局部地区先对献血者进行筛查,同时对全国各省区继续进行流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广告说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此治愈率不可信的原因是
  • 缺少对照组


  • [单选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的常规方法,以下有关其基本原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加入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结合物催化变成有色产物,通过检测有色产物吸光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 解析:加入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酶催化变成有色产物,通过检测有色产物吸光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而不是由抗原抗体结合物催化变成有色产物。

  • [单选题]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 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对照的选择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或同一病因的疾病。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 [单选题]评价粒细胞输注疗效的最佳指标是
  • 感染是否得到控制

  • 解析:主要是由于中性粒细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循环,而在肺部积聚,以后重新分布于肝、脾,感染时粒细胞常移动至炎症部位。因此,评价粒细胞输注后疗效应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而不是观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加。

  • [单选题]不会发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血液成分是
  • 冰冻红细胞

  • 解析:因为抗-HLA和抗-HNA抗体一般存在于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中,A、B、C、E选项均有血浆成分,唯独冰冻红细胞不含有血浆成分,故正确的选择应是D。

  • [单选题]血站的下列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包括哪一项
  • 实习人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从事采供血工作的


  • [单选题]各种血液成分制备,在采血后几小时完成
  • 6-8小时


  • [单选题]世界献血日是哪一天
  • 6月14日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疾病控制(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营养(士)(代码:108)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