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抗凝治疗抑制凝血活化,D-二聚体降解 肠系膜静脉血栓对凝血系统动员规模较小 患者体内已无活动性血栓

题目: 患者男性,58岁,不明原因腹痛入院,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LWMH0.4ml,每天2次,7天,随后口服华法林2.5mg(第1~4天合并LWMH0.3ml,每天2次),应用华法林第7天实验室检查PTINR1.65,APTT36.8秒,Fbg2.57g/L,TT21.4秒,D-二聚体379ng/ml。

解析:肠系膜静脉血栓栓子的体积小,对凝血系统动员的规模相对较弱,而且随着抗凝治疗对血浆促凝状态的缓解,患者血液中不再有新的纤维蛋白凝块形成。D-二聚体的半衰期6~8小时,因此患者血浆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因缺铁性贫血入院治疗,为观察治疗效果现需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查,做网织红细胞计数,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复染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影响不大,因此可用瑞特染液进行复染

  • 解析:瑞特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做网织红细胞计数,常用的染色剂是新亚甲蓝、灿烂甲酚兰(黄焦油蓝)、中性红等染料。

  •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
  •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

  • 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粒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此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 [单选题]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于B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导致大量无效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而免疫低下的疾病。其特征就是血清中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增高。慢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不符合题意。

  • [单选题]不能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 可溶性抗原

  • 解析:细菌、螺旋体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他们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 [单选题]正常成人每天约排出
  • 1mg铁


  • [多选题]红细胞内缺铁的诊断包括
  • FEP/Hb>4.5ug/gHb

    血红蛋白正常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