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
质量控制也称质量维持 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
题目:下列关于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解析:解析: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即质量维持;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来消除异常波动,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水平;质量改进应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没有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无法保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设抽样方案为(1000;30,2),P=0.1,L(0.1)=0.411,则平均检验总数ATI约为( )。
601
解析:解析:已知N=1000,n=30,P=0.1,L(0.1)=0.411,则平均检验总数ATI=nL(p)+N[1-L(p)]=30×0.411+1000(1-0.411)=601。
[多选题]质量检验的必要性体现在( )。
不经检验使用者无法确认产品是否能被接收或投入使用
不经检验生产者无法确认产品能否交付使用
解析:解析:质量检验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①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②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使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销售、使用),以确保产品最终满足使用的要求。
[多选题]评价抽样方案经济性的指标有( )。
ATI
ASN
解析:解析:AOQL主要用于减小过程的不合格率和保证产品出厂质量;AQL是对生产方的过程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允许的生产方过程平均(不合格率)的最大值;ATI是平均每批的总检验数目,包括样本量和不接收批的全检量,可用来衡量检验的经济性;ASN是指为了做出接收或不接收决定的平均每批抽取的单位产品数,是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中重要的经济指标;LQ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率)的最小值。
[多选题]下列关于QC小组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激励不到位,小组活动无法持续开展下去
小组活动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解析:解析:B项,QC小组活动不是员工的自主活动而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规范;D项,评价QC小组活动的方法并不是看其是否为全国优秀小组,QC小组活动强调的是参与、持续改进;E项,参加QC小组的人员不仅包括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员工参加,广大员工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对质量的改进和控制有帮助。
[多选题]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径尺寸的波动调查。
控制图
分层法
解析:解析:在质量改进中,控制图常用来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报警”作用;分层法是根据数据产生的特征(如:何人、何处、何种方法、何种设备等)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方法。机械厂机加工车间可以在调查阶段用控制图来发现轴的重量和尺寸的异常波动,同时也能用分层法按不同设备和班次将数据分类,有利于以后阶段的分析。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标准应是( )。
GB/T 19011
解析:解析:GB/T19011/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提供了指南。标准适用于需要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或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单选题]检测的目的是将测量得到的信息和数据,与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设定 的参照值不断地进行比较,判别( )。
产品质量特性的符合性
[多选题]如果只改变抽样方案的样本量,会改变( )。
OC曲线的形状
方案的接收概率
使用方风险
生产方风险
解析: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是批实际的质量水平,不会改变。
[单选题]已知P(A)=0.5,P(B)=0.6,P(A∪B)=0.8,可算得P(AB)=( )。
0.3
解析:解析:因为P(A∪B)-P(A)+P(B)-P(AB),所以P(AB)=P(A)+P(B)-P(A∪B)=0.5+0.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