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题目:临床上最常见的双束支阻滞为
解析:右束支和左前分支均为左前降支供血。前降支闭塞,除引起前壁心肌梗死外,还可同时引起右束支和左前分支阻滞。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对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帮助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对正确判断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否存在房室分离,以及判断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有很大帮助。
[单选题]关于心室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V波常位于右束支电位之前
[单选题]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RP′间期一定小于P′R间期
解析: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RP′间期可大于P′R间期,表现为长RP′类型的心动过速。
[单选题]为了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有时需做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向冠状动脉注入麦角新碱之前,应准备的药物是
硝酸甘油
解析:向冠状动脉注入麦角新碱诱发痉挛后,需使用硝酸甘油解除痉挛。由于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所以要事先备好硝酸甘油,以便随时使用。
[单选题]关于心影呈“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解析:主动脉型心影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心电图上呈现3:1房室传导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心电图显示3:1房室传导大多数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周期最后一个P波虽未下传心室,但对房室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隐匿性传导),可使随后应下传的P波遇到不应期,而出现连续2次心室漏搏现象(3:1传导)。
[单选题]临床上发生电风暴最常见的病因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解析:电风暴一般多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和处理的临床症候群。电风暴可见于各种情况,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年来,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原发性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遗传性心律失常(又称离子通道病)引发的电风暴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单选题]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
解析:心室的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30ms内;心房也有易损期,大致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