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金黄色葡萄球菌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10~14天
题目:患儿,女,1岁10个月。高热半天,全身惊厥1次,持续10余分钟,伴呕吐,意识模糊。大小便正常。
解析:凡经化脑有效治疗48~72小时后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或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或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首选应怀疑并发硬脑膜下积液。在抗生素治疗中对金葡菌应21天以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男,2岁。自幼咳嗽、气急,生长发育落后。查体:胸骨左缘上方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最可能的诊断是
动脉导管未闭
解析:患者自幼咳嗽、气急,生长发育落后;查体:胸骨左缘上方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性大。法洛四联症时青紫是最早出现而且是主要表现,且有蹲踞症状、杵状指,可有阵发性晕厥。房间隔缺损心导管检查时可见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
[单选题]男,56岁。间断咳嗽、咳痰3年余。偶有痰中带血,经反复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下肺纹理呈垂柳样改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结核
解析:结核分为五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最常伴有脑膜炎);Ⅲ型:浸润型肺结核;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胸片可见环形透亮区、肺门上提、肺纹呈垂柳状改变,作为重要社会传染源的肺结核);Ⅴ型:结核性胸膜炎。
[单选题]参与DNA转录的酶是
RNA聚合酶
解析:主要考核考生对参与DNA转录的酶的理解及区分其他酶的作用。参与DNA转录的是RNA聚合酶,以合成RNA。而DNA聚合酶是参与DNA合成;DNA连接酶是在DNA复制过程中连接冈崎片段;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核酶主要催化RNA的水解。本题的准确答案是C。
[单选题]严重胸腹联合损伤后,必须首先处理的是
呼吸骤停
解析:胸腹联合伤是指穿透性或钝性伤所致创伤性膈肌破裂,由于破裂膈肌的运动功能丧失,可引起严重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竭和休克。首先要处理呼吸骤停和休克。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谷类和豆类食物的营养互补氨基酸是
赖氨酸和色氨酸
解析:谷类中虽然赖氨酸含量比较缺乏,但是谷类富含色氨酸,而豆类刚好相反。所以,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单选题]女婴,1天。足月产,出生1分钟Apgar评分3分。查体:P90次/分,R30次/分,嗜睡,面色微绀,前囟饱满,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减低,拥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3.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4.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5.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符合本题题意。
[单选题]男,70岁。上、下楼梯时双膝关节疼痛2年。查体:双手远端指间关节背侧可见Heberden结节,双膝活动有摩擦感。实验室检查:ESR正常,RF15IU/ml(正常<20IU/ml)。最可能的诊断是
骨关节炎
解析:患者,老年男性,活动时双膝关节疼痛。双手远端指间关节背侧可见Heberden结节,双膝活动有摩擦感。ESR,RF15均正常。符合骨关节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