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

题目:对乳腺癌主要关注的播散方式是

解析:以上3道考试题均为以理解和记忆为主的考试题,同时考核综合治疗能力。乳腺癌的转移方式和途径,从发病起可以发生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择备选答案C和D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试者未记住其播散特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正确的是
  • 经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可产生胰岛素抗体

  • 解析:本题5个备选答案列举的这些情况是糖尿病治疗中都可能遇到的,包含了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治疗中剂量调整、有感染发热等并发症时的剂量、胰岛素治疗的可能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可了解考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常常不是胰岛素缺乏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有抵抗,胰岛素治疗往往使患者发胖、体重增加,所以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急慢性并发症时一般不采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而半夜有饥饿感、出冷汗是低血糖的表现,清晨高血糖是低血糖后继发的反应性高血糖,称为Somogyi反应,增加胰岛素剂量会加重夜间低血糖而无助于改善清晨高血糖。当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热而出现厌食等情况时胰岛素剂量需调整,此时更应注意是否发生了酮症,因不能正常进食而需输液,依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能简单地加倍。胰岛素是蛋白质类多肽激素,不论是动物源的还是纯度较高的基因工程制造的人胰岛素,使用一段时间后皆可能产生一些胰岛素抗体。正确的答案是E。此题有的考生选择1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这是对1型糖尿病的病理、临床缺乏了解,1型糖尿病胰岛素细胞被破坏,必须注射胰岛素方能维持生命。有的考生选择清晨高血糖而半夜有饥饿感、出冷汗的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胰岛素剂量,有的考生选择因感染发热而厌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胰岛素剂量加倍,这是对胰岛素的使用原则还未掌握,被清晨高血糖、感染、发热等应激情况下对胰岛素有抵抗迷惑,不能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造成的。

  • [单选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

  •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大量钉状突起是膜性肾小球病的特点,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肾小球系膜细胞大量增生和肾小球内皮细胞显著增生是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故选C。

  • [单选题]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
  • 肠套叠

  • 解析: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肠套叠。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发症状
  • 腹痛


  • [单选题]左腕掌侧切割伤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 尺神经

  • 解析:夹纸试验阳性及尺侧半感觉消失提示尺神经损伤。

  • [单选题]男,22岁。饥饿性上腹痛伴泛酸1月余。2小时前呕吐咖啡色液体1次,量约200ml。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慢性肝病史。查体:贫血貌,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最合适的药物是
  • 奥美拉唑

  • 解析:患者饥饿性上腹痛伴反酸,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2小时前呕吐咖啡色液体,贫血貌,患者有溃疡出血的可能,应给予抑制胃酸药物应用。

  • [单选题]男,48岁。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测量140~150/90~95mmHg,化验结果血钙3.2mmol/L,血钾5.0mmol/L,血肌酐100μmol/L,血糖6.1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2.3mmol/L.该患者目前不宜使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的主要原因是
  • 减少组织利用葡萄糖升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 解析:噻嗪类利尿剂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等。2.潴留现象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主要是药物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所致,痛风者慎用。3.代谢性变化与剂量有关,可致高血糖、高脂血症,对血脂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量增加,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还可降低糖耐量,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而血糖6.1mmol/L,处于临界高值,故为了避免血糖升高,不宜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贮存铁的是
  • 含铁血黄素

  • 解析:铁的贮存有两种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药士(代码:102) 辽宁初级药士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