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用力肺活量

题目:反映肺通气功能潜力的指标是

解析: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从肺中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是由于肺活量的测定不限制呼气的时间,所以肺活量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因此引入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秒内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而这个指标也反映了肺通气功能的潜力。故选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发生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的一般处理不包括
  • 静脉注射地西泮

  • 解析: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一般处理:消除紧张情绪,鼓励多进食,注意养分和水分的补充。伴有酸中毒应补充5%的碳酸氢钠。排空膀胱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破膜12小时以上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故选D。

  • [单选题]休克在微循环衰竭期最突出的情况是
  • 血管内高凝状态

  • 解析:休克病理:①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A.微循环的变化: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B.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a.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b.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C.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脑动脉由于受舒血管代谢物影响舒张;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②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降低不明显),血管运动现象减弱;真毛细血管网开放;微循环灌多于流(多灌少流);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或聚集,使微循环淤血缺氧加剧。③休克期微循环失代偿的后果:A.心输出量降低;B.动脉血压急剧下降;C.心脑供血减少;D.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转期)。④微循环的变化:A.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B.真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C.微循环麻痹(不灌不流);D.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 [单选题]关于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错误的是
  • 筋膜间室综合征

  • 解析: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也常见。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退行性关节炎是髋关节脱位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0%发生缺血坏死,与延迟复位有密切的关系。约一半的患者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坐骨神经损伤是潜在的并发症。髋关节脱位因不会造成血管损伤,故筋膜间室综合征不是其并发症。

  • [单选题]增高可持续2周的心肌梗死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 cTnT


  •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疼痛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核医学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