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急性甲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梗阻性黄疸
题目:患者男,58岁,主因”乏力、纳差2周,眼黄、尿黄5天”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腹胀,进食后加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患者自服多潘立酮片(吗丁啉)3天,症状无缓解。5天前,患者发现眼黄、尿黄,尿色如浓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稍有变浅。1天前,患者查生化:ALT2798U/L,AST1677U/L,TBIL172μmol/L,DBIL132μmol/L,ALP167U/L,GGT236U/L,ALB38.6g/L,Hb134g/L,遂收住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输血史,未检测过HBsAg。1个月前至新疆旅游,有不洁饮食史。否认家族成员肝病病史。
解析:1.患者血红蛋白正常,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不支持溶血性黄疸。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出现肝功能损伤表现,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如急性甲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既往未检测过HBsAg,不除外为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另外,患者老年男性,有乏力、纳差等消化道症状,伴面黄、尿黄,生化提示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应注意梗阻性黄疸的可能,应做腹部B超和(或)腹部CT协助明确有无胆管梗阻表现。
3.老年人患急性戊型肝炎容易进展为肝衰竭,ALT、AST、TBIL、DBIL、PTA、ALB等均为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代谢、合成功能的指标。提示 入院后给予该患者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出现陶土样大便,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3周后复查生化:ALI102U/L,AST45U/L,TBIL320μmol/L,DBIL210μmol/L,ALP134U/L,GGT206U/L,ALB37.8g/L,血糖4.5mmol/L;PTA82%;腹部B超提示肝脏大小较前无明显变化、未见腹水征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肝癌哪项是错误的 ( )
肿瘤的腹腔植入是最重要的转移途径
[单选题]幽门螺杆菌对下列哪种药物不敏感
氯霉素
[多选题]有助于缺血性肠病的确诊指征包括
钡灌肠检查发现“指压迹征”
X线检查出现脾曲锐角征
肠镜见节段性分布的黏膜淤斑
肠镜见纵行匐行性溃疡
肠壁钡剂显影
解析:1.钡灌肠特别是结肠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息肉样充盈缺损,称之为“指压迹征”或“假性肿瘤征”,肠管痉挛、脾曲锐角征早期亦多见,肠壁内出现钡剂显影则有特异性,说明坏死深达肌层。2.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病变涉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故全选。
[多选题]男性,54岁。近年来反复出现腹泻,大便糊状,时有便秘与腹泻交替。体检发现轻度贫血,右下腹扪及肿块。X线钡餐提示回盲部充盈缺损。可能患
肠结核
血吸虫性肉芽肿
克罗恩病
结肠癌
解析:腹泻与便秘会交替出现的疾病有:1.肠结核。本病一般见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回盲部,也可累及结肠及直肠。肠结核主要包括3种类型,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以及混合型肠结核,溃疡型肠结核常伴腹泻、粪便糊样,多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有时会腹泻与便秘交替。增生型肠结核以便秘为主。2.结肠癌。在中老年人中为多。无论发生在横结肠、左曲结肠、右曲结肠等部位,都可出现体重明显下降、贫血非常显著、乏力纳呆以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横结肠癌,常在脐周可扪及能移动的与大便没有关连的肿块。如左曲结肠癌早期,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时,虽然也有交替性便秘和腹泻的症状,但是其腹部肿块却不易摸及。如右曲结肠和盲肠癌肿,都可以在腹部右侧容易扪及肿块。3.Crohn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腹胀、恶心、呕吐、血便等。4.血吸虫性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故ABCD正确。
[单选题]男性,50岁,半年来反复出现腹泻,粪便糊样,时有腹泻和便秘交替。轻度贫血貌,右下腹部可扪及肿块。胃肠X线检查示回盲部钡剂充盈缺损,考虑最不像哪个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出血后疼痛加重
[多选题]十二指肠溃疡高胃酸的主要因素有( )
壁细胞总数增加
壁细胞对胃泌素过分敏感
迷走神经张力亢进
胰泌素、肠抑胃肽等分泌减少
[单选题]促进胰液分泌的激素或神经递质是
缩胆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