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清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
题目:急性胰腺炎的淀粉酶测定哪项是正确的
解析:血清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3-5天后下降,超过500u即有确诊价值,尿淀粉酶升高较晚,下降较慢,持续1-2周,超过256U或500u提示本病。故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胃癌的组织学分型错误的是( )
髓样癌
[单选题]患者,女,34岁。月经周期20~22天,一行,量少,色淡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曾4次在发现怀孕不足40天时流产。现测基础体温双相。其病症结合诊断是
黄体功能不足,肾气不固证
解析:月经周期短,易流产,基础体温双相,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从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诊断肾气不固证,故选C。
[单选题]治疗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常与全瓜蒌配伍的药物是( )
薤白
解析:瓜蒌既能化痰,又能行气,为治胸痹胸痛要药,常与薤白、半夏、桂枝等同用。
[单选题]月经过多的临床意义可以是( )
阴虚火旺
解析:月经过多,指周期基本正常,月经较常量明显增多者。多因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血瘀阻滞包络所致。
[单选题]流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
隐性感染者
解析:流脑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
[单选题]治疗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兼有瘀滞者,应选用的药物是( )
蒲黄、茜草
解析:蒲黄和茜草皆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茜草性苦寒,能凉血通经,蒲黄性甘平,又能利尿通淋,两者合用可治疗血热出血兼瘀滞证。
[单选题]患儿,2岁。发热4天,持续不退,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依序而现,疹点细小,由疏转密,触之碍手,疹色先红后暗红,烦渴嗜睡,咳嗽增多,便秘尿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
清解透表汤
解析:麻疹时邪与风邪相合,侵袭肺卫,郁阻于脾而外泄于肌肤而见麻疹。邪毒由表入里,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增多。正邪相争而见发热,舌脉均为邪入肺胃证的表现,辨证为邪人肺胃,治以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方用清解透表汤。
[单选题]患者胸胁胀满,目眩心悸,时有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苓桂术甘汤
解析: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温阳利水,健脾利水。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