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17世纪,为医学实验道德提出新要求的人是
  • 正确答案 :C
  • 哈维


  • [单选题]疾病初期,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
  • 正确答案 :A
  • 外感表证


  • [单选题]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人参与藜芦

  • 解析:十八反 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诸参(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京三棱, 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 [单选题]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 正确答案 :B
  • 结婚


  •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释义】本条论蛔厥的证治。蛔厥证因蛔虫内扰所致,有时作时止的特点,且常有吐出蛔虫的病史,故曰“今病者静,而复时烦”,“其人当吐蛔”。因病人脾虚肠寒,蛔虫不安其位,内扰上窜,产生剧烈疼痛,而使病人烦躁不宁。若蛔虫内伏不扰,则疼痛、烦躁消失,故称“须臾复止”。若病人进食,则可引起蛔虫扰动,不仅疼痛又生而烦躁,且可致胃失和降而发生呕吐,蛔虫有可能随之吐出。蛔厥证的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重用乌梅,为安蛔止痛之主药。用苦寒之黄连、黄柏,以清上热;用辛热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取其气辛以伏蛔,温以祛下寒;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米饭、蜂蜜和胃缓急。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亦可治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久利”,实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之主方。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助理医师 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