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血凝素易变异
题目: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流感病毒包膜上镶嵌有2种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和NA抗原性极易变异,两者的变异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且HA变异更快。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补体能参与的反应是
溶解细胞反应
解析:补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并形成膜攻击复合体,介导溶细胞效应。这种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是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抗御机制。
[单选题]对高致病性的菌、毒种的运输必须经过批准,批准的机构为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解析:原卫生部第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单选题]采用颗粒型细菌抗原进行的血清反应是
凝集试验
解析:凝集试验是颗粒性抗原或表面覆盖抗原(或抗体)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现象。
[单选题]DNA在琼脂糖疑胶电泳中的迁移方向是
由阴极到阳极
解析:DNA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由阴极向阳极移动。
[多选题]关于巴氏消毒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1.1~62.8℃30分钟
71.7℃15~30秒钟
解析:巴氏消毒法是用较低温度杀死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此方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分钟;另一种是71.7℃,15~30秒。
[单选题]细菌的命名多采用
拉丁双命名法
解析:细菌的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双命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文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中文菌名则将次序颠倒,种名在前,属名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