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本草纲目》
题目: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解析:本题考点是《本草纲目》的载药数目。各备选答案中,《神农本草经》载药365味,《新修本草》载药850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746味,《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味。故《本草纲目》是古代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
发汗
解析:本题考查发汗的含义和目的。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中蜜"的炼制标准是
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左右
解析:中蜜(又称炼蜜):炼制温度达116℃~118℃,含水量在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炼制时表面翻腾"鱼眼泡"(黄色均匀而有光泽的气泡)。手指捻有黏性,但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所采用。答案选D
[单选题]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的药物是
橘红
解析:橘红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本品辛散苦燥,温而升浮,入脾、肺经,温燥之性较陈皮为胜。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又发表散寒,主治痰湿或风寒咳嗽、湿阻中焦等。功效为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答案选E
[单选题]治血瘀气滞头痛,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川芎
解析:本题考查川芎的功效及主治。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功效及主治病证均相同的药组是( )。
红大戟、京大戟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红大戟与京大戟的功效及主治病证"。(1)郁李仁①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②主治病证:肠燥便秘;水肿腹满,脚气浮肿。(2)火麻仁①功效:润肠通便。②主治病证: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3)巴豆①功效: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②主治病证: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大腹水肿;寒实结胸,喉痹痰阻;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4)芒硝①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②主治病证: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5)甘遂①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②主治病证: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风痰癫痫;痈肿疮毒。(6)芫花①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②主治病证: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寒痰咳喘;头疮,白秃,顽癣,冻疮。(7)红大戟①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②主治病证: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瘰疬痰核。(8)京大戟①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②主治病证: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单选题]关于药品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
解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其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生物制品,多组分生化药品,中药注射剂和原料药、中药提取物不得委托生产。
[多选题]蓖麻子中毒的解救方法有
催吐洗胃
水合氯醛
肾上腺素
蓖麻毒血清
苯巴比妥钠
解析:中毒解救:洗胃,催吐,导泻。而后口服牛奶、蛋清、冷米汤等保护胃黏膜;如有惊厥,可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等;剧烈呕吐、腹泻时,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钠注射液,并给予止吐剂,心力衰竭时用强心剂;出现溶血时,可用激素,并给予补血药。有心律失常时,可给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如有条件,可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并输血。出现过敏休克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氢化可的松、间羟胺、山梗菜碱、氨茶碱抢救。
[多选题]天麻丸不宜联用的是
川贝枇杷露
通宣理肺丸
蛇胆川贝液
二母宁嗽丸
解析: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等均含有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等分别含有川贝、半夏,依据配伍禁忌原则,若将上述两组合用,附子、乌头与川贝、半夏当属相反禁忌同用之列;二母宁簌丸里含川贝,不能与含附子的药通用。故此题应选ABCE。
[多选题]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有
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使药用部位尽快灭活,干燥或保鲜,防腐,保证药材质量
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有利于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
解析:本题考查产地加工的目的。产地加工的目的包括:①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②使药用部位尽快灭活,干燥或保鲜,防腐,保证药材质量;③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④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⑤有利于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