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酚酞
题目: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缓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的缓泻药是
解析:治疗便秘,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缓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的缓泻药是酚酞(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禁止采猎的野生药材物种是
梅花鹿
解析:一级保护药材名称虎骨(已被禁止贸易)、豹骨、羚羊角、鹿茸(梅花鹿)。
[单选题]有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解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所以A选项错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与AST都可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所以B选项错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体液如血浆、胆汁、脑脊液、唾液中,所以C选项错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成正比,所以D选项正确;正常人的ALT应≤40U/L,所以E选项错误。故此题答案为D。
[单选题]对提示肾功能严重损害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均增高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肾功能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血肌酐增高(C)或血清尿素氮增高(D)都可提示肾功能受损,但是每个单项结果都不足以提示肾功能严重损害。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均增高(E)才能判断患者的肾功能严重损害。尿尿酸增高(A)、血尿酸增高(B)主要提示罹患痛风等疾患。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用氢氧化钠溶液0.1mg/L,测定醋酸溶液0.1mg/L,使用的指示剂为
酚酞
解析:本题考查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终点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的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8.73,落在碱性范围内,宜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
[单选题]属于癌痛治疗第三阶梯止痛药物为
羟考酮
解析:癌症治疗的止痛药物按阶梯可分为三种,其中第一阶梯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第二阶梯为曲马多和可待因等,第三阶梯为吗啡、羟考酮等
[单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假药应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不包括
致人重度残疾的
解析: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①造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②生产、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③生产、销售金额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并具有应当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④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等,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
[单选题]伊立替康的监护要点不包括
脱发
解析:1.胃肠道:迟发性腹泻:腹泻(用药24小时后发生)是本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在所有听从腹泻处理措施忠告的患者中20%发生严重腹泻。出现第一次稀便的中位时间为滴注本品后第5天。有个别病例出现假膜性结肠炎,其中1例已被细菌学证实(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恶心与呕吐:使用止吐药后10%患者仍发生严重恶心及呕吐。其他胃肠反应:腹泻及/或呕吐伴随脱水症状已有报导。少于10%的患者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便秘。少见发生肠梗阻报道。其他轻微反应如:厌食、腹痛及黏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剂量限制性毒性。78.7%的患者均出现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占22.6%。9%的患者出现短暂严重的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早期的反应如呼吸困难、肌肉收缩、痉挛及感觉异常等均有报道。少于10%的患者出现严重乏力,其与使用本品的确切关系尚未阐明。常见脱发,为可逆的。12%的患者在无感染或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情况下出现发热。轻度皮肤反应,变态反应及注射部位的反应尽管不常见,但也有报道。
[多选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物是
奥美拉唑
甲硝唑
枸橼酸铋钾
解析: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3大类:①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是奥美拉唑等。它不仅能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还能帮助抗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原来大部分抗生素在胃酸中易被降解,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胃酸分泌减少,使不耐酸的抗生素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效应。②铋剂,主要药物有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复方铝酸铋颗粒等。本类药物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同时该药还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牢固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胃部溃疡黏膜的侵蚀作用。③抗生素,主要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