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 )
解析:解析: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坚持“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各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但这个原则也有例外,特别是在刑法中。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我国现行刑法就是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又发现其在犯抢窃罪之前还曾犯过盗窃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2年。某甲实际执行刑期的最高期限为( )。
20年
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发现漏罪)数罪并罚的计算题。答题思路如下:(1)某甲属于《刑法》第70条规定的发现漏罪的情形;(2)对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有期徒刑12年;(3)依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确定应当执行的刑期:数刑中最高刑期15年以上,总和刑期27年(=15+12)以下,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所以,其应当执行的最高刑期为20年;(4)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将已经执行的刑期10年减去,某甲还应服刑10年。考生应注意审题,题干的问题是某甲实际执行的刑期,而非还应执行的刑期。
[单选题]社会法确立的标志是( )。
经济法的出现
[多选题]关于遗赠扶养协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必须是公民
遗赠扶养协议只能是无偿行为
解析:解析:A项错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成为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B项错误在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行为。
[单选题]欧洲大陆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1791年的法国宪法
[多选题]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解析:解析:依法服兵役只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
[多选题]我国宪法中有关( )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解析:国家性质亦称国体,也可以说成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反映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如何。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题]甲与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乙合谋后,由甲在乙值班时将库存物资运出。销赃所得3万元由二人平分。在本案中( )。
甲、乙都构成贪污罪
[单选题]明成祖死后,被废除的法律形式是( )。
《大诰》
[单选题]唐朝作为行政中枢总汇的机构是( )。
尚书省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行政中枢机构。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是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尚书台发展而来的。唐朝的尚书省是全国行政的总汇,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中书省的职权是参议商讨军国大政方针,根据皇帝意旨草拟下行文书,并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公文,中书省以中书令为长官,故排除B项。门下省的职权是参议政事,审核各种上行文书,驳征违失,或者提出意见,请皇帝裁决。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排除C项。三省长官分工合作,共同行使宰相职权。注意:考生应当注意区分三省职权的不同。御史台是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央行政和司法监察机关,而不是专门的行政机关,因此,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