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姓名权

题目:李某冒著名电影演员刘某之名.招摇撞骗,李某的行为侵害了刘某的( )。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第141条规定:“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为节约水资源,某城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7立方米,按11元/立方米收费;超过7立方米的,超过部分按19元/立方米收费,每次收费用水量都按整数计算。某个月月底结算时,王家比陈家多交了106元。问王家比陈家多用了多少立方米的水?
  • 6

  • 解析:由于106既不是11的倍数,也不是19的倍数,因此陈家的用水量没有超过7立方米,而王家的用水量超过了7立方米。不妨设陈家用了7-x立方米的水,而王家用了7+y立方米的水。则:11x+19y=106,其中x、y为正整数,且x≤7。

  •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
  • 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男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种数罪的并罚。本题的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的数罪都是同种数罪。对于同种数罪,我国审判实践的一般做法是,对于判决宣告以前的同种数罪,以一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于在服刑期间发现的“漏罪”或者再犯的“新罪”,以及在缓刑考验期问和假释考验期间的“漏罪”或者“新罪”.不论其与已经判决的罪是同种数罪还是异种数罪,一律按照相应的规则予以并罚。选项A是判决宣告以前的同种数罪。所以不能并罚;选项BC则分别是缓刑考验期内的“漏罪”和刑罚执行期间的“新罪”,应当并罚;选项D因前罪刑法已经执行完毕,已经失去了并罚的基础,故也不能并罚,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 [单选题]映衬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解析:正衬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A项人和桃花之间的对立来互相衬托,C项的“雪白”和“黑塔”属于对立条件,D项“冰”和“花”也是对立的,都属于反衬;只有B项“天气阴冷”、“村庄萧索”和“心的悲凉”属于相似的条件.属于正衬。故答案选B。

  • [单选题]9月30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即将移动的方向是( )。
  • 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 解析: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红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9月30日在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

  • [单选题]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 解析:M地处于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1月,我国东北地区寒冷二}噪。巴西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夏季,处于湿季。

  • [多选题]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
  •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 解析:AC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 [单选题]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品开发不断创新。但也有的企业想长期依靠某一品牌优势,不思 进取。其错误在于( )。
  • 违背发展观点,缺乏创新意识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代在发展,而企业却不思进取.显然违背了发展观点,缺乏创新意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指的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知识经济的21世纪,给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身发展进步。

  • [单选题]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
  • 财产发生代管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民法设立宣告失踪制度,目的是为了稳定那些长期下落不明的人所有的财产关系。宣告失踪不同于宣告死亡的根本点就在于法律后果不同。因此,对于符合法定条件被法院判决宣告失踪的人,仅就其财产发生代管后果。因为失踪人并没有死亡,还继续保持着民事主体资格,其婚姻关系不能解除,财产也不发生继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为了____________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________国家税收收入, _________________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加强 保障 保护

  • 解析:增强:增进,加强。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对于体制、机制用“保障”,对于具体的人或物用“保护”。“加强管理”是固定搭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推荐下载科目: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