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夹脊不可以治疗下肢疼痛


  • [单选题]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 正确答案 :A
  • 《内经》


  • [单选题]大柴胡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 正确答案 :E
  • 按之心下满痛

  • 解析:大柴胡汤证 【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释义】论述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的证治。太阳表证已罢,邪已传入少阳,谓之“过经”。病入少阳,当以和解为主,汗、吐、下之法均属禁忌。今反二三下之,是为误治,误治可能产生变证。但从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表明邪气并未因下而内陷,邪仍在少阳,故先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服小柴胡汤后,如枢机运转,病即可愈。 但服后病未好转,而反加重,由喜呕变为“呕不止”,此乃邪热不解,内并阳明,热壅于胃,胃气上逆所致;由胸胁苦满变为“心下急”,是邪入阳明,胃热结聚,气机阻滞所致;由心烦而变为“郁郁微烦”,是气机郁遏,里热渐甚。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说明邪由少阳误治,化燥成实,兼入阳明。少阳证不解,则不可下,而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遂用大柴胡汤和解与通下并行,双解少阳、阳明之邪。 本方为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合方加减而成。方中柴胡、黄芩疏利少阳,清泄郁热;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枳实、大黄利气消痞,通下热结;大枣和中。诸药配合,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实为少阳、阳明双解之剂。

  • [单选题]治疗肾绞痛湿热重者,宜加用
  • 正确答案 :B
  • 委阳、阴陵泉

  • 解析: 胆绞痛 【辩证】 主症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区,伴有恶心、呕吐,右上腹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 胆石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胆绞痛,其疼痛剧烈,恶心呕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和高热。胆绞痛发作一般时间短暂,也有延及数小时的。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 日月 期门 胆俞肝俞胆囊穴 阳陵泉 配穴 呕吐加内关、足三里;黄疸加至阳;发热加曲池、大椎。 操作 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营养(师)(代码:210)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