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头痛、头昏 活动后心悸气短 双下肢麻木怕冷,易患冻疮
题目:病历摘要:患者,男性六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一年,加重一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上肢血压高于下肢约20mmHg,足备动脉搏动减弱。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低渗性脱水的初期,人体的自身调节是为了
维持体内晶体渗透压
解析:机体调整渗透压的代偿机制表现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从而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这样会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入血液循环,以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故低渗性脱水的初期,人体的自身调节是为了维持体内晶体渗透压。答案应选D。
[多选题]银翘散的药物组成是( )
金银花、连翘
荆芥穗、淡豆豉
桔梗、薄荷、牛蒡子
淡竹叶、芦根
[单选题]主动脉球囊反搏(1ABP)辅助期间,维持ACT的最佳值
150~200秒
[单选题]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时,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
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解析:休克发生时,微循环障碍表现为以下3个阶段:①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周围(如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如肝、脾等)的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开放,结果使微动脉的阻力增高,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可保持,血压不变。脑和心的微血管α受体较少,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故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仍可得到保证。②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血管网内,使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同时,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使毛细血管容积增大,血液停滞在内,使回心血量大减,心排血量进一步降低,血压下降。③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偿期):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细胞缺氧更为加重,造成细胞自溶,并且损害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如毛细血管的阻塞超过1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故答案应选A。
[单选题]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提示肌力为
3级
[单选题]男性,35岁,被沸水烧伤7小时后转来本院。烧伤总面积约60%,来院前已注射过盐酸哌替啶、西地兰、头孢霉素及静脉输入等渗盐水1000ml。病人主诉口渴,以前患过心肌炎,对磺胺药有过敏。测脉搏104次/分,心律齐,血压10.7/8kPa(80/60mmHg)。应考虑病人已发生
低血容量性休克
[单选题]痰疾多首选( )
丰隆
[单选题]有关细菌性肝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右肝发病率高
解析:细菌性肝脓肿并非一定在右肝发病率高。
[单选题]与胁痛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为( )
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