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题目:患者,男性,15岁,贫血、乏力,面色苍白,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0g/L,血片见正常和低色素红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达45%,其诊断可能为

解析:铁粒幼细胞贫血时,出现较多环铁粒幼细胞,铁粒幼细胞也增多,其所含铁颗粒的数目也较多,颗粒也粗大,有时还可见铁粒红细胞。铁染色可作为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的重要方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评价胎儿肺成熟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直接或间接检测表面活性物质含量


  • [单选题]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
  • 胃液的酸度含量较高而酶含量更高


  • [单选题]AST测定的基质是( )
  • 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 [多选题]淋巴细胞增加见于
  •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白血病


  • [多选题]缺铁性贫血的检验结果有
  • 铁降低

    铁饱和度降低

    铁蛋白降低


  • [单选题]LC-MS的灵敏性检测常采用的测试样品为
  • 利血平


  • [单选题]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最常见于 ( )
  • 烧伤患者


  • [单选题]半抗原一般指分子量小于多少的有机物质
  • 4000

  • 解析:半抗原分子量一般小于4000。

  • [单选题]男,10岁,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或震颤,语言含糊不清,走路不稳,眼角膜边上形成黄绿色沉积环,这个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病的特征,与下列哪种元素有关
  • 解析: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