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待测物过浓

题目: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尿液中出现蜡样管型主要见于
  • 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 解析: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临床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患者。

  • [单选题]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
  • 80~120ml/min

  • 解析: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80~120ml/min。

  • [单选题]关于阴道滴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 阴道炎均由滴虫引起


  • [单选题]最容易引起免疫功能缺陷个体感染的,如器官移植的受者、接受化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感染的病毒是
  • CMV

  • 解析:CMV引起免疫功能缺陷个体感染的,如器官移植的受者、接受化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感染。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最简便试验
  • 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

  • 解析: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正常至中度减少,与出血时间(BT)延长不成比例,且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差异极大。多伴巨大血小板,(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血块收缩正常;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正常或下降,血小板滞留试验减低或正常;血小板聚集试验,加利托菌素、凝血酶、含因子Ⅷ的牛纤维蛋白原不聚集,加其他诱导剂聚集正常;缺乏血小板膜糖蛋白I(AN51抗原减少),因为GPIb含有Ⅷ因子/vWF的受体,用单抗隆抗体可确诊,但输血可产生抗血小板膜上CPIb的抗体,使输入血小板寿命缩短。

  • [单选题]目前检测CK-MB最理想的方法是
  • 免疫化学法测定其质量

  • 解析:CK-MB质量测定法是目前公认的理想方法。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药学(正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MRI医师 医学检验(师) 执业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