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先兆子宫破裂

题目:初产妇,26岁。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入院。查: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S+3。1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肛查宫口开大5cm,胎头“0”。

解析:产妇出现梗阻性难产,腹痛难忍,子宫下段压痛明显,宫缩过频、过强,出现胎心率减慢,是先兆子宫破裂的典型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转移至
  • 锁骨上窝淋巴结

  • 解析:淋巴转移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淋巴转移部闰依次为给隔腹部气管及气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锁骨上窝淋巴结

  • [单选题]脓胸进入慢性期常出现下列情况,除外
  • 患侧胸廓饱满

  • 解析:慢性脓胸患者因长期感染和慢性消耗,常呈现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查体见患侧胸廓下陷、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患侧胸廓下陷而不是胸廓饱满,故选D。

  •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
  • 颅骨软化

  •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早期无骨骼改变,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小儿。

  • [单选题]急性腹痛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可应用
  • 吗啡

  • 解析:急性腹痛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用止痛药有可能导致掩盖病情,禁止使用吗啡

  • [单选题]大肠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 直肠

  • 解析: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

  • [单选题]患儿男,10岁。母亲有哮喘史,患儿幼时对花粉过敏,反复发作喘息数次以上,昨又突发喘息,查两肺满布哮鸣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哮鸣音明显减少。对该患儿有效的紧急处理是
  • 氢化可的松注射

  • 解析:患儿有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反复发作喘息,两肺满布哮鸣音,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有明确花粉过敏史,所以诱发哮喘发作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过敏。治疗的根本就是抗过敏治疗,氢化可的松是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苯巴比妥是镇静药物,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表现时可用;毛花苷丙为强心药物,当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时候可用;甘露醇为降颅压药物,用于颅乐高的小儿;所以本题选D。

  •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患儿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 解析:苯丙酮尿症(phenyl ketonurics; 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本病属常染色体隐形遗传。该病为少数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之一,上述症状经饮食控制治疗后可逆转,但智能发育落后难以转变,应力求早期诊断治疗,以避免神经系统的不可你损伤。由于患儿早期无症状不典型,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测。

  • [单选题]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
  • 兴奋在房室交界内传导时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心脏兴奋传导过程的理解。心脏兴奋的传导过程通过特殊的传导系统实现。兴奋在心房和心室部分的传导较快,在房室交界区域传导较慢,特别是房室交界的结区部分传导最慢,因而造成兴奋在房室交界的结区部分传导时出现房室延搁,这一传导特点保证了房室的顺序传导和有节律的先后活动,从而有利于心室更好地发挥泵血功能。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护士资格证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