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肾脏B超
题目:患者,男,35岁,拟诊为慢性肾炎10年,发热、咽痛1周,鼻出血3天入院。体检:血压150/90mmHg,血红蛋白70g/L,尿蛋白(++),便潜血(+),血清肌酐801μmol/L。
解析:肾脏B超可了解肾脏大小结构,有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有助于进一步治疗和判断预后。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
本病的流行以东南亚多见
鼠类是传染源,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一般为散发,南方每年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北方每年的10月为高峰期
解析:恙虫病得病后对同株病原体有持久免疫力,对不同株的免疫仅维持数月。
[多选题]下列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病症
血小板减少
血栓
习惯性流产
解析:抗磷脂抗体临床意义:1.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提示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2.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双型或三型阳性SLE病人均会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
[多选题]可出现脾肿大的有
淋巴瘤
伤寒
慢性肝炎
急性疟疾
肝硬化
[多选题]胆为奇恒之腑的依据有( )
形态中空
贮藏胆汁
[多选题]脉搏至数较正常脉象慢的有( )
迟脉
结脉
代脉
[多选题]关于胰高血糖素瘤的病理生理机制,叙述正确的有
体重减少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有关,胰高血糖素过多增加了热量的消耗
贫血的原因可能为胰高血糖素的促分解作用造成氨基酸缺乏、营养不良
肿瘤分泌的因子与凝血因子X相似,所以易发生血栓栓塞症
NME可能与高胰高血糖素血症引起的皮肤组织的色氨酸丢失有关
[多选题]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频率250~350/min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min,若频率>300/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解析:(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心房扑动波。F波特点是;外形相同,大小一致,快速规则的锯齿状波,频率为250~350次/分。F波在Ⅱ、Ⅲ、aVF、V1导联中最为明显。F波之间密切衔接,无等电位线。
(2)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是室上性的,一般不增宽,当心房扑动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3)室率可快、可慢、可规则或不规则,这取决于心房向心室的传导比例。故ABE正确。
[多选题]成人腮腺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10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少数持续肿大
伴有发热
可伴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
50%患者表现有间歇性腮腺肿痛
可累及单侧或双侧
[多选题]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 )
缺乏纤维蛋白原
缺乏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
增加了一些凝血过程产生的活动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