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场所

题目:关于献血场所管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聚合酶链反应(PCR)由
  • 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 解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1985年由美国Cetus公司首创的,该技术非常灵敏与特异,被誉为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 [单选题]关于融解温度(Tm)描述错误的是
  • DNA溶液中离子强度越低,Tm值越高


  • [单选题]下列哪项实验阳性,有助于证实婴儿患有新生儿溶血病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所谓的"三项试验",即:直抗、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直抗是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方法,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在体内,红细胞即使仅仅结合或者说致敏了少量的球蛋白,也会被逐渐清除掉(主要由脾脏清除),引起溶血。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即成为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力证据。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如果检出的抗体能够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则新生儿可能患溶血症。例如在A型的新生儿血清中检测到了IgG抗A,则该新生儿可能患有ABO新生儿溶血病。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在游离试验中检测到抗体时,只有在新生儿同时具备相应抗原的情况下,游离试验才为阳性。释放试验和直抗试验相同,也是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的致敏的血型抗体,只是方法有所不同。释放试验首先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测放散液中的抗体。如果在放散液中检测到了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患有溶血病。实际检测中,只有当放散液中检出抗体,同时新生儿红细胞上又存在相应抗原时,才确认释放试验阳性。

  • [单选题]内源性细菌污染血液的是
  • 献血者处于无症状的菌血症期

  •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细菌污染血液的常见原因。一般细菌污染血液的原因大致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和其他不明原因三类。显然D是内源性污染,其他均为外源性污染。

  • [单选题]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对非脂质包膜病毒不具有灭活作用的方法是
  • 有机溶剂/清洁剂法


  • [单选题]关于脐带血干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脐带血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概率大,在成人患者的移植中应用前景广


  • [单选题]描述偏态分布的集中趋势宜用
  • 中位数

  • 解析:本题考点是集中趋势指标的应用条件。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中位数。

  • [单选题]关于输血后紫癜(PTP)叙述不正确的是
  • 输入的抗原阳性的血小板会被破坏,但自身的抗原阴性的血小板不会被破坏


  • [单选题]采供血机构对ELISA重复检测HIV抗体阳性的血液,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不用于临床


  •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中药师(代码:202)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