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题目:男性,61岁,一个月以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皮肤黄染。检验: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阴性,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ALT<40U/L。拟诊为溶血性贫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中红细胞系统的反应特点是
  • 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减弱

  • 解析:该染色的原理是,血细胞内的醋酸AS- D萘酚酯酶与重氮盐耦联,形成不溶性蓝色沉淀,定位于细胞内。红细胞系统中早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 [单选题]若PLT异常,PT和APTT正常,应考虑
  • 血小板功能是否异常


  • [单选题]试带法测尿蛋白造成假阴性的药物是
  • 大量青霉素


  • [单选题]下列哪种与白细胞病理改变有关
  • 杜勒小体

  • 解析:在五个选项中只有杜勒小体与白细胞有关,故选B。

  • [单选题]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完成是在
  • 骨髓

  • 解析: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是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小时。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主要反映
  • 粒细胞成熟度


  • [单选题]关于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石蜡切片适用于不稳定抗原

  • 解析:冷冻切片适用于不稳定抗原。

  • [单选题]关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球蛋白较容易被滤过

  • 解析:当机体的循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及大部分血浆蛋白无法通过,而其余成分几乎全部被滤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过液,称为原尿。滤过膜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物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物质自由滤过,1.5万~7万的物质可部分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几乎不能通过;带正电荷的物质较易被滤过,而带负电荷的物质则较难通过滤过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疼痛学(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营养(师)(代码:210)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外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